标签搜索

袁老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记得您

星橙
2021-05-22 / 0 评论 / 893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1年05月22日,已超过1075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据新华社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杂交水稻被西方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也因此获得来自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他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987年科学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2004年,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2006年,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人们认为,“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人们都说他“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黝黑的皮肤是长年在田间地头工作留下的印记。即使已经90岁高龄,袁隆平也依然坚持工作,坚持创新。

袁隆平领衔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尼日利亚的丘陵河谷地带……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四到五亿人。

2017年8月,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萨乎里一行专程来到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十几年来,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已累计推广种植四万公顷,平均单产从原来的每公顷3吨左右,提升到现在的每公顷7.5吨。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在帮助这个国家摆脱饥饿。

2016年,袁隆平向世界介绍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目标是在未来能够培育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海水稻。袁隆平说,“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没种庄稼,还有几千万亩的滩涂,如果利用起来全国推广一亿亩海水稻,每亩300公斤,将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产量。”2018年,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在热得流油的阿联酋迪拜沙漠地区种植水稻。据称,未来袁隆平和团队研发的海水稻种植有望覆盖迪拜面积的10%以上,形成大片“人造绿洲”。倘若整个中东地区都能运用这一新技术,将大大提升全球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

“对沙漠地区来说,这是一大福音”,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西部发展委员会委员穆罕默里曾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袁隆平及其团队的贡献,并将他们研发的海水稻称为“幸福沙漠中的海水稻”。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两万亩,扩大推广到十万亩,计划10年内推广面积达1亿亩,相当于每年多生产300亿公斤的粮食,能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

去年11月,在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目标实现后,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就在本月初,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项目在三亚测产再获佳绩,“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说。

袁老

上述文章转自环球网,侵删

希望袁老在那边能快乐的生活,祝您一路顺风,您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3

评论 (0)

取消